物联网时代下的电梯行业转型之路
2017-08-22 来源:中国电梯网
电梯行业背景2014年,全国新增电梯数量达到50万台,电梯保有量增幅13%,历史性地突破380万台。按照每台电梯维护均价400元/月计算,2015年全国电梯市场容量将达到200亿元。电梯的生产在不断同质化,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维保的重要性,电梯市场即将迎来新装与维保并重的时代。
在电梯市场飞速增长的同时,电梯维保企业规模小、技术及管理水平低,电梯维保人才缺口巨大,存在大量无证维保人员。由于维护保养不到位、应急响应不及时等导致的电梯夹人、困人、失控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,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,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也与曰增。传统的电梯维保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。
2014年1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正式生效,其中明文提到"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将允许使用的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工艺的有关技术要求,及时纳入安全技术规范。“2015年4月1日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制定"互联网+〃行动计划。物联网,已经不再是媒体口中的科技新名词,而是国家切切实实要求各行各业整合运用的新技术。
物联网在电梯行业中的应用电梯物联网,是指通过传感、控制、通信、云平台等技术将多台电梯连接起来,实现信息交互、通信、智能识别、监控、自动化响应的网络架构。如显示的是个简单的物联网系统,压力、速度、距离等传感器采集电梯数据,通过电梯主板收集,经由3G/4G通讯模组传输至互联网云端,再由云端传输至手机、电脑等客户界面上。通过建立统的实时监控平台,监控电梯每个时刻的运行数据,可以实现远程监控、远程测试、紧急报警、智能安抚、数据挖掘等功正因为物联网对电梯监管和安全有着革命性的革新,目前全国各地已经纷纷开展试点试验,重庆、杭州、南京、无锡等地区已经制定标准,并强制要求电梯标配物联网系统,北京、福州等城市也已经开展试点工作。(各地标准法规:重庆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、杭州杭州市电梯安全检查办法、南京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、无锡无锡市电梯物联网设备技术规范)商业模式是指一个商业系统中,完整的产品、服务体系,包含了各参与者的作用,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服务连接方式和资金流动。
主要包含服务链条和价值链条:服务链条是指在整个商业体系中,每一个参与者相互之间是通过什么产品或服务相互连接,以及参与者的价值主张和能力要求等。
价值链条是指参与者从哪里获得收入,获得收入的形式以及这些收入如何分配到商业体系的其他参与者中,以及谁是核心参与者,和各环节的盈利模式。
以下将从服务和价值两方面对物联网时代的电梯行业做分析,探索电梯行业的新出路。
当前的电梯商业模式是按照电梯的所有权、管理权分为六大参与者。服务和价值链条上环环相扣,没有明显的资金流、信息流、物流中心。该商业模式历经数十年的检验,遵从专业化的原则,对电梯的生产、管理、维保、使用明确分工,由政府深度监管,最下游的业主单位或住户付费,驱动整个商业链条。
在这个商业模,政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,从电梯生产资质和产品标准,到安装、维保、检验流程,再到发布电梯维保指导价,商业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在各种规范的严格管控中。厂家依照国家标准生产电梯,销售给业主单位,通过规模生产和品牌溢价获得利润。
物业公司向业主单位收取物业管理费,负责管理电梯日常运行,并销售电梯中的广告位给广告代理公司,所得费用用以聘请维保公司定期维护和保养电梯的零部件,赚取微薄的差价,同时作为管理方,承担着较大的事故责任。
数十年来,这个商业模式一直保证了电梯市场和服务的正常运转,然而随着电梯保有量的激增,电梯维保人员的缺口成倍增长,从而导致电梯维保质量的下降,电梯事故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。物联网给电梯维保困境带来希望的同时,也改变着市场所处的环境,不可避免地动摇了电梯现有的商业模式。
物联网时代的电梯商业模式1."云中心“的商业模。物联网让电梯跨越地域的局限,由系统集成商搭建电梯物联网平台作为统一的云端系统,租用电信运营网络,通过整体方案连同通信管道一起向用户提供服务,让政府、厂家、维保公司、物业公司、广告公司甚至业主,不论在世界哪个地方,都可以实时看到电梯的历史数据和运行状。电梯生态圈不再是"生产销售管理维护”的单向流程,而形成了以物联网云平台为中心,原各环节的实际主体均与云平台连接,通过云平台,各个主体共享数据,共商解决方案,共同经营以及分享利润的"中心-散射"模型。同时,通信运营商也参与到模来,为数据通路搭建管道。相比传统电梯商业模式,该模式具有中心化、透明化、即时化的特点。
系统集成商是该模绝对的核心,它向产业链所有参与方提供服务:向政府、厂家、维保公司、物业公司、业主单位提供信息平台接入和预警服务;向运营商带来流量;向广告代理商提供广告发布平台。系统集成商掌控该模式的信息流,统筹所有信息然后根据需要分配给各参与方。根据服务换取收益的商业原则,系统集成商可向所有参与方收取费用,包括电梯改造费用、平台租金、广告费、流量分成,用以填补其初期系统研发建设、网络租用、电梯改造成本、系统运营推广等费用。
互联网因其开放、同质化的属性,在细分市场中很难存在多家共存的关系,结果往往是一家独大,如社交领域的腾讯、搜索领域的百度。而物联网属于互联网的一部分,以上三类企业中,独立的系统集成商天生与产业链其他各方无直接竞争关系,同时凭借其专业技术优势,将最有希望成为电梯物联网寡头。
物联网给电梯行业带来一个发展的春天,也为产业链带来一片新绿,逐步渗透和改造着传统的商业模式。市场是商业模式的核心驱动力,要在变化的环境中抓住机遇,除了自身条件以外,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产业链所有参与方都能够从中获益,创造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。物联网"云中心〃之路,也许就是电梯转型发展的一条大道。